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深具内涵”的米



今天(27.7.2011)在联合早报四方八面版看到了一篇名为{米的故事}的文章。


有关“作者”所写的文章,我在上世纪(岁月如梭!)70年代时已领教过一些。还记得的是一些和沙漠有关的游记。也不知道是有意跟风,还是文章不幸“生不逢时”,竟然和当时以写沙漠题材散文红极一的三毛正面相遇,以三毛处于巅峰的文采灵气,和她狭路相逢,相形之下情境如何,可想而知。


从这些年来的勤耕不辍,必须说:“作者”是个非常坚毅的人,但文学艺术讲究的不止这些。有时再坚毅至多也只能成为一条不长眼的龙而已。


在第一段“米的故事”里把“老蔣”(也包括“小蒋”)温馨美化,除了“情节”有点做作,把老蔣塑造成一个如此“温情”,容易被“感动”的人也令人难以置信,别人讲的故事“作者” 真能照单全收吗?“作者”对中国近代史到底有多少了解,又是否听说过台湾伤亡无数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和“老蔣”的一些其他生平事迹?二战结束后,恶名昭著,被处死的意大利大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女儿也曾为她的父亲辩护:我父亲是个最仁慈的人,从来也不会伤害别人 …………. 。可是你相信吗?


如果要以“米”来借题发挥,为什么不举陶渊明最能代表一个文人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呢?不合时宜或趣味性不高?


第二段“米的故事”,场景转到新加坡,只因“作者”获赠一包令她“莞尔之余,拍案叫绝”(!?)的一小包米。令她“莞尔之余,拍案叫绝”的原因是米包上的文字:“南洋初级学院AAA白米营养成分,正直诚实占20%,强韧乐观占20%,恻隐之心占20%,随机应变占20%,团体精神占20%,合共100%。南洋白米,无限量共应给那些兼具丰富学识和良好价值观的人。”


以上文字真有趣,一小包米,份量(肯定)远不足一斗,却包含了五种人性优点,这样(有内涵和墨水)的米,如果凑足五斗,不知陶渊明先生会否考虑折腰?


但仔细想想一个“数学”问题:若一个人的正直诚实指数只有20%,够吗?其他每一项也都只有20%,会不会头头都不到岸?南洋初院不如做人做到底,干脆每人每次送五包米,那就每一项人性优点都能达到100%了。只是如此一来有关经费肯定会大大增加,因此: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资源,我想:“那些兼具丰富学识和良好价值观的人”(譬如“作者”)也许就不必送了,一来他/她们大约没有这个迫切需要,另外,送给他/她们是不是也怀疑他/她们的“不足”。


人有优劣,米也有。但有些米一旦经过“品题”便可以“改头换面”而“深具内涵”,人可没有那么“方便”。“作者”在文章结束前再三强调“创新”,“创新高”。我想光喊没用,而“借白米来激励(利诱?以防一片“苦心”被丢弃?)学生”,也说不上是什么巧思妙想或新颖的构思。到头来,除非学校真能令学生“改头换面”而“深具内涵”,不然,一切都是表面文章,花拳绣腿而已。看看以前的学校,哪有这么多花样,我们现在的老师,校长不也学而有成吗。至于其他关于AAA的“官样文章”就更没有创意,充其量也只是许多学府机构应景的陈腐八股手法而已。


我虽然不是一个写作者,但我觉得:一个作家,除了文采灵气以外,还需要有点智慧和品位。




27.7.2011

1 条评论:

  1. 我也看过这篇文章. 看到'拍案叫绝'时, 以为惊奇的好戏在后头, 原来只是五个20%; 平淡无奇! 很失望, 是另一类的叫绝.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