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

艺术已死?!音乐已死?!



“不会华乐器,会作华乐曲”(!)这句话还在耳边回响。


当今世界,所谓的现代音乐和现代艺术可能是最容易蒙骗一般外行的“行为艺术”之一。一个外行似懂非懂的主观趣味,加之艺术家七彩缤纷,天马行空般的创作概念,推销者的生花妙舌,拍卖行的成绩保证,都是推动市场的主要动力,只是市场价钱和艺术价值往往是不对称甚或背道而驰的。


诚然,凡事一旦商业挂帅,金钱往往就是最大的权威,价钱也最为雄辩。现实中,许多当代的大艺术家也都非常在意自己作品的市价。 而如今世人对艺术品的欣赏能力,购买态度加上日新月异科技的推波助澜。不知不觉的也改变了许多艺术创的作基本精神和要求。


也许是对理想绝望(或“开悟”)而衍生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暴自弃”。再加上:反正许多人(包括各级官僚)都不懂,也不管!现在许多艺术家,画家可以不懂得素描,作曲家可以不熟悉甚至不懂得传统和声,对位以及乐器法,不熟悉经典作品都“无伤大雅”。只要能惊世骇俗,标新立异,排众而出,吸引群众,“活在当下”。至于能否真正有效和有内涵的和观众,听众沟通并不是首要考虑。


然而,最终无论音乐或绘画,(最初)都是直接从耳目到心灵的艺术沟通手段和形式。这种沟通如果超越了某个极限,需要以详细的言语,专门的理论来加强或甚至左右观众和听众的理解和喜爱,就有如语文翻译一般的“不可尽信”。因此:一首音乐或一幅画,如果离开了某种理论基础或某种特定环境,场合就没法令人理解和感动,或许只能归类成理性或刻意的音响结构和色彩形象的堆砌,除了有沟通上的局限,更和心灵有距离。很多时候,又好像是被切断了电源的收音机和电脑或缺乏血液的病人一般苍白无助。就算有权势的“加持”,也不如一个普通但健康的人一般自在快乐。


就和当代艺术(绘画,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等等)相似,也许如今“音乐”的定义,意义,性质,形貌等等都和20世纪初叶或之前的音乐(原来被称为音乐的音乐)已大不相同,莫非“音乐”已遭劫持?!莫非音乐早已死亡?!




11.11.201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