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2日星期二

专栏名称



今天浏览联合早报,意外看到体育版记者吴秀金女士的栏目名称已从“指点迷金”改为“指点迷津”。欣慰之余,又想:还是不要高兴的太早,因为根据经验,报纸也有可能印错,何况还有其他同版记者还在努力坚持。


到目前为止所见,除了吴秀金女士的“指点迷津”之外,联合早报体育版尚有其他栏目名称如下:


(一)惠心仁语(郭嘉惠女士)


(二)任重道远(刘安远先生)


(三)彬家常事(宋以彬先生)


(四)气势如虹(李气虹先生)


(五)从“流金岁月”到今天的“鎏金岁月”(齐裕鎏先生)到


(六)初次看到的“贤外之音”(黄俊贤先生)



综观以上栏目名称,除了有些脱胎自成语以外,基本上都千篇一律(有样学样?)的和有关作者名字“挂钩”。其中有些为了把自己名字的一部分嵌入栏名,还不惜“削足适履”的把原来好好的成语“修理”一番!真的必须如此?难道就没有更好的点子了吗?


平心而论,在联合早报体育版上看到的栏目名称其实也不尽如此。记得有一个名为“遥望绿茵”(因为不常看到,忘了是哪位先生/女士的专栏)的足球赛报导专栏,这栏目名称除了符合“场景”,还带有诗情画意。如果必须有个栏目名称,像“遥望绿茵”,或联合早报四方八面版的“单簧管”(原来是二人轮写的“双簧管”),“咏叹调”,“两岸灯火”以及“岁月如歌”等等都是很巧妙与贴切的栏目名字。不然,如果勉勉强强又没什意义,还不如没有名字。毕竟,这除了是个(联合早报或有关记者的)门面,也多少反映了有关作者的文字高度以及想象力。




13.6.2012



附文1



环境



日前(27/3/2012)在联合早报交流站看到曾玲读者的文章-“给孩子一个干净的华语环境”。曾玲读者对时下华语用语和成语屡屡被歪曲,“修理”的“污染环境”,深有感触。不由想起几年前所写下的文字《一窝蜂》(收录于拙笔《报章上看不到的文章- 潘耀田博客》,2011年新加坡青年书局出版)。


当时所写的文字里就列举了联合早报记者专栏栏目名称:扭转乾坤vs 扭转乾昆(联合早报),洛阳纸贵vs 洛阳子贵(联合早报),针锋相对vs 针峰相对(联合早报),兵家常事vs 彬家常事(联合早报)以及如今还在继续误导或“污染”的“指点迷金”(?!)(正确的成语应为“指点迷津”)。这些栏目名称咋看之下像是别字连篇,但实际上都是作者认认真真,一本正经的故意“错”给你看的!


联合早报似乎对这种毫无新意的“趣味”情有所钟,乐而不疲,而忘了作为本地唯一一份华文大报的“身份”和责任 - 除了顺应潮流的求生需要,还不无教育读者的连带关系,尤其在本地华文,华语空前低迷颓丧,国家政府大声疾呼的此时此刻,最低限度在自己赖以为生的语言文字方面要有起码的讲究和规范(嬉皮笑脸的事就让小报去做好了,争有何用?),不能有丝毫误导。不然,又凭什么来鼓励年轻学生多读早报(阅读早报,所学何事?),又凭什么频频“自我提升”?


饮食业者都有责任保持坎具,食材绝对干净卫生。作为读者日常精神粮食的报纸,在基本的语言工具上也严格要求“干净卫生”应该合理罢?有食物中毒,难保没有语言中毒!


曾玲读者并没有点明联合早报在这件事上份属“共犯”。也许:


(一)看报“粗心大意”。


(二)宽宏大量。


(三)心灰意冷!


(四)点明了,文章会“石沉大海”?



以上都是正确华文用语或成语,谨与早报共勉。



又及:


希望联合早报能落实贵交流站的有关声明(注),把曾玲读者言之有物的来函“文章存档,转售或重复使用” 以造福人群!(当然是:“在无偿的情况下”,但愿不要“删节和修改”)并以此为鉴,则幸甚!



注:联合早报原声明如下:


“谢谢您的来信 / 投稿。谨此通知,本报保留发表时删节和修改的权利。向《联合早报》投函 / 投稿,将被视为您同意授权本报,在无偿的情况下,通过任何媒介,将您的来信 / 文章存档,转售或重复使用。”


霸道乎?



3.4.2012




附文2




一窝蜂



前些时候有人批评中,港,台媒体的跟风现象,对不厌其烦,层出不穷的各种“门”(从“艳照门”“考试门”到“捐款门”等等鳞次节比,门门相映却也门当户对)的滥用更是不以为然。其实这种一窝蜂现象早已是现在报章媒体的本质和特征,想深一层,新闻报导里的“挖掘,追逐”不也基本如此?只是态度,性质上有所不同。而“厚黑学”宗师李宗吾先生也讲过(大意):凡事要无孔不入,没孔可钻就自己开一个来钻!现在则是“没门”也要弄个门出来,最终路是人走出来的,门也是人制造和打开的。只因有观众,只为了能生存,只要有“门”(最好门后有门或还有路,以便柳暗花明又一村!),其他都不那么重要了。



手法不同但精神如出一辙的媒体行为,在众“门”之前流行的是“假成语”,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后便一直沿袭至今,媒体还乐此不疲,欲罢不能。信手拈来就有:扭转乾昆(扭转乾坤)(好像写错了字嘛!),洛阳子贵(洛阳纸贵)(此“洛阳”不同彼“洛阳”,一个远在神州,一个近在南洋!)彬家常事(“兵家常事”变成他家的琐事!),针峰相对(针锋相对)(“针”和“峰”对比远远超过King Kong 和美女的比例,真要相对时极可能只见“峰”不见“针”!)以及完全不通的男言之隐(难言之隐),和指点迷金(指点迷津)等等等等。



第一个用“假成语”的人也许有颠覆正统,传统的意思,总还算有点想法和新意,以后的人只能说是跟风而已。天天都看到这些“假成语”,就好像一个不抽烟的人,被逼天天要面对一众烟客一样令人讨厌,感觉受到污染甚至有点受欺压的感觉。不管抽的是名牌烟或便宜货都一样不健康。更别说跟风者比二手烟境界更低了。



以前也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佳作”。平心而论,有些被“修理过”的成语,如果改得有一定品位和得体应景,还是无伤大雅和能引起共鸣的。只是这种例子相对少。就有如街头涂鸦画作,现在虽然被一些(主要是西方)国家有选择和有保留的“接受”,但在很多地方还是被视为一种反社会以及犯罪的行为。除了不能光明正大,心安理得的去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含有破坏,自私成份的心态。一个心智正常,心理平衡的人很少会做这种事吧?除非他是天才的一种。是的,天才在某种意义上不能算是常人,只是天才有时不小心和白痴混在一起,一时还真不容易辨别!



刚开始接触“假成语”或许还觉得有趣,多了滥了,只觉得做作。现在每次看到心里都要骂Oh no! Not again! 更糟的是:这些“假成语”往往一字之差,整个涵义便差之千里或变得莫名其妙和毫无意义!和一些中,外电影,动画片对中国历史,传说,经典文学的恣意歪曲一样,这些近似涂鸦的混淆视听,除了对年轻读者观众造成困扰和误导,对目前的本地华文水平日渐低落的大环境,更无异是雪上加霜!依赖华文“为生”的华文媒体对此不止视而不见,很多时候还推波助澜,落井下石,怪不得有人说报纸唯恐天下不乱!如此行径,难道就不担心华文会逐渐低落到有一天读者难寻吗?(居安思危的某早报评论员已有此警觉 - 见拙文{得鱼忘筌})如此又怎么对得起多年捧场,许多如今还健在的衣食父母 读者观众?



最近芳林公园的(挺)母语运动,和我国定期的讲华语运动,提倡的应该是正规正确的华语吧?我们学校里的老师也一向苦口婆心的鼓励学生们看报,他们如今会不会问:“读华文报,所学何事?”



14.6.201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