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5日星期四


感叹                                                  

 

昨天在联合早报上看到标题“90周年报庆特辑欢迎各界刊登广告”的新闻报导。

看到这样的“新闻”,第一反应是:怎么有人会主动“邀请”甚至“欢迎”别人为自己的生日出钱助兴?庆生不忘商机?

这也罢了,但看到有关新闻的最后一段:“有兴趣者可联络市场部代表Lina TanHp:xxxxxxxx)或Matthew ChangHp:xxxxxxxx)”却不禁有点悲从中来。

不明白,为何堂堂一份本地唯一华文大报的联络人,不能以华文名字示人?!是否用华文名字会“不体面”,“不方便”,或会因而失去一些“生意”?

如果这也算是一种双语优势的表现,为何就不见英文报的(华人)联络人用华文名字示人?

世上许多事往往都可以“从小见大”,所谓的“冰山一角”也。只是作为本地华文的想当然领导,代言个体以及靠华文华语“安身立命”的一群,都能如此“不敏感”(?!),那我们对本地的华文“生态”和前景,又还能抱有多大的希望?!

 

16.8.201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