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日星期三


艺术评论

       日前在联合早报上看到有退休记者谈论“艺术评论”的文章,文章感叹新加坡的艺术水平无法更上一层楼和“艺术评论”有很大关系云云。

       其实,报上关于“艺术评论”的文章这也并非头一次了,只是无奈的说:在此时此地,由于教育价值观的取向,许多人连老师都不尊重,艺术又算老几?另外,看报纸的人日渐减少(尤其是华文报),看得懂或关心艺术评论的人更少,“艺术评论”的影响力可想而知。再加上报上写评论的人以业余者居多,一般也多只是夸夸而谈,应应景,“言不及义”而已。有时记者也来客串,这些记者也算神通广大,举凡时尚,饮食,衣食住行等等等等都无所不晓,无所不及!但最终仿佛就少了点专业意味?(除了外行,也不“专”)

       毕竟,谈到艺术,“专业”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态度和条件(专业也包含了决心,诚心以及相应的种种牺牲),评论者如果连这点都搞不清楚,其他就可以免谈了。弄不好,可能还有误导之嫌?!

25.12.2014

 

附旧文1

 

评论                                                             

    “谈论”,“议论”和“评论”是有所不同的。“谈论”可以很严肃认真,也可以很轻松的泛泛而谈。“议论”则一般议题比较明确,有更广泛思想交流的成分,但和“谈论”一样,不一定须要或有定论。“评论”则很多时候都以个人看法为主,并且有一定的批判性和主观性,(无论正确与否)也往往会产生结论。

   “市面上”常见的所谓“评论”一般可分为四类:(一)内行讲内行话,(二)内行讲外行话,(三)外行讲内行话,(四)外行讲外行话。

    “内行讲内行话”似乎理所当然,但也有例外的时候。除了一时失察,词不达意或虚有其名者不说,有些人也算是行家了,但为了某种关系,缘故,硬是“违背良心”,讲了不诚恳的话(或解释成善意的谎言),便成了“内行讲外行话”。如果公开发表,对不知情或外行者便造成误导,还会影响甚至损害了“登载”者(报纸)的信誉,这是一种虚伪,没有责任感的行为,也为其他行家们所不耻。

    “外行讲内行话”(外语?!)讲得有道理并非没有,但一般来说,以外行试图充内行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而且很多时候,与其说他/她们在评论一件事,不如说他/她们在利用一个能公开表现自己的平台来引起注意,以提高自己的形象。这些人常常忘了自已是隔了一行,而试图谈论或批评一些超乎自己学识程度的事物(在华文源流里称为“班门弄斧”,英文源流里的说法是:和上帝讨论圣经),却又往往没有自知之明,只是一心一意,“当仁不让”似的“敢敢”(“新加坡元素”风格语调)个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世界级的名家或顶尖乐团指指点点。

       这些人的文字驾驭能力通常没有问题,但“评论”一般都没有什么新意或可取的见解,更谈不上深度,很多时候,来来去去就只能是“渐入佳境”,“叹为观止”或“举世无双”等等之类的词眼而已。“好”,“坏”也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更多是一种个人喜恶的抒发。到头来,还不如“外行讲外行话”那么“天真”和“自然”。

       是的:每个人都会有个人的偏好乃至偏见(喜,恶),在不干扰别人的情况下,没有人可以干涉。把个人观感表达出来,作为一种观后感是无可厚非的,但把它当成是一种结论或判断(是,非),“假公济私”,“狐假虎威”的公然灌输给“无助”的读者,那便是另一回事了,除非你真能“自圆其说”,不然,别人有必要听你一知半解的自我陶醉吗?况且,这样做除了对不起花钱买报纸的读者以外,既浪费版位,精神上也不环保。

        艺术毕竟是专业的一种,实践过程中离不开主观和客观成分,“当事人”(艺术家)也有“当局者迷”的时候,但这和“旁观者”(外行人)“外行看热闹”的“旁观者迷”性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何况:“旁观者”(“评论家”)有时除了粗心大意,错误百出之外,还很懒惰。其实,今时今日,网络发达,资讯垂手可得,“天下文章一大抄”只是举手之劳,没什么大不了,也谈不上做学问,但这些人就连上网查证一下都懒!还自命“专业”!

       评论的准确性和作用见仁见智,对演出评论不以为然者也大有人在,谈到负面例子,连大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也不能幸免,著名指挥家梅塔(Zubin Metha)有一回更是愤然:按他们(乐评家)的说法,我连舒伯特(Franz Schubert)的音乐都不懂!

        有时想想:独奏家,指挥,乐团花了长时间去研究乐谱,揣摩乐风,反复排练,种种“身在前线”以及“身历其境”的接触和实践,和评论者“咋听之下”的“一面之词”究竟何者可信度更高?

        演奏经典(古典)音乐,虽有一定的规范可循,但也是二度创作,你(评论者)也许不同意他们对某些音乐的诠释,但你能肯定自己比他们都高明和正确吗?

        另一方面,出色的,有尊严的演奏家,乐团,他们对自己的演出表现好坏,一般都心知肚明,一时失手或状况欠佳,已受到内心责备,不需“闲人”来雪上加霜。如果“闲人”再黑白不分,是非颠倒,那更把“悲剧”变成“闹剧”,令人啼笑皆非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或“却道天凉好个秋”似乎都不是“乐评家”所能理解的境界!不知是谁说过的:音乐评论家大多是成不了专业音乐家的人 ………. 。这样说或许有点刻薄,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又有谁曾为评论家立碑著述?等而下之的“假”评论家就更不必说了。想必他/她们也不会在乎,反正已经“爽”过了。可悲的只是:报纸成了(“假评论”的)帮凶,读者成了冤大头而已。

29.11.2010

 

外一章                                                          

            突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件事(见{听来的故事}之“错位”),这件事就从“错位”这篇文章而起。现在看来:当时“入世未深”,咋遇这等狗皮倒灶的事,不免有点大惊小怪。

            在写{评论}的时候,也有“错位”这种感觉一闪而过。且不论“评论”是或非?只是为什么一份堂堂大报,来到涉及专业性质的文章时,却往往弃“专业”而择“业余”?因而出现了“本末倒置”,业余评专业的现象和闹剧!报纸常常自我标榜“专业”,但一来到关节眼时却常打马虎眼,是善忘还是低估了读者的智慧水平?还是所谓的“专业”只是到此为止2.12.2010

 

附旧文2

 

错位

          这是有关二十世纪罗马尼亚著名作曲家和小提琴家恩内斯库 ( George Enescu ) 的一个故事。

          话说有一次,恩纳斯库的一个才气不高,却有点“野心”的小提琴同行,要举行个人独奏会,特意请恩内斯库为他钢琴伴奏(恩内斯库钢琴也弹得很好)。热心的恩内斯库临时又拉来好友-法国伟大钢琴家科尔托(Alfred Cortot)为他翻谱,音乐会于是顺利进行。

        之后有人评论:XX日出席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提琴演奏会 ……….. 但音乐会最有趣的部分却和音乐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角色”分配问题-该拉小提琴的却去弹钢琴,该弹钢琴的却去翻谱,而该翻谱的却去拉小提琴 ……….. !

        这样的结果是恩内斯库的小提琴同行始料未及也不愿见到的。但经一事,长一智。有如此“惨痛经验”,以后他肯定知道该怎么做了。

            然而在现实当中,却常有人为的“错位”。有“当局者迷”而不自知者,亦有“当局”(者)明知故犯,并执迷不悟。有关后果可大可小,受影响的或不止一场音乐会的观众而已。

 

注:以上文字内容来自九十年代末,“跨世纪对话”座谈会之后,为联合早报写的一篇个人专栏文章。但由于不明的原因(地雷的一种?),几经交涉都没有登出。那时“天真无邪”,为了坚持要了解原因真相(令人啼笑皆非,无谓,也丑陋的真相),被有意无意的误导,绕了一个大圈,受了一肚子气之后,不只于事无补,还因此失去了一个“朋友”,但也看清楚了一些嘴脸以及上了人生一“课”。

2 条评论:

  1. ~另一方面,出色的,有尊严的演奏家,乐团,他们对自己的演出表现好坏,一般都心知肚明,一时失手或状况欠佳,已受到内心责备,不需“闲人”来雪上加霜。如果“闲人”再黑白不分,是非颠倒,那更把“悲剧”变成“闹剧”,令人啼笑皆非了~
    各行各业的专业都一样

    回复删除
  2. 原则上可能相近,但精神内涵或许有别,譬如政治媒体等等.........谢谢关心。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