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星期四

也谈华校生的“悲情”
       在网络《新国志》上看到署名“科技达人”的文章“如何让华校生跳出时代悲情”。其中有些文字不禁令我这个昔日华校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者说:“当我看到严孟达先生在星期天所写的文章内容中,提到老一代华校生过去受到委屈和某个程度上的歧视,给他们心理上留下伤痕:但时值国家独立半世纪,应该是他们跳出悲情的时候。我看到这段内容的那一霎时,是... 作为最资深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严先生自然会(作者真的相信?)站在比较高的标准(位置?)来看待社会上所发生的许多事。但我对这篇文章的评语是--空洞,不着边际,缺乏强有力的论据。”
       “如何让华校生跳出时代悲情”作者对严文的评语是很客气包容的。只是从“空洞,不着边际,缺乏强有力的论据”的字里行间却让人感到一种无际深沉的压抑。
       从前的读书人或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除了懂得什么叫洁身自爱,更懂得何谓廉耻,以往的华校生无论能否身体力行也明白个中情操以及内涵。当年傅雷教训儿子傅聪时说:“成为一个好的钢琴家之前,要先是一个音乐家和一个艺术家”。同样的,要成一个“贤人”,应先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诸如此类的做人道理,在传统的华校课文,甚至连环图书里也比比皆是。当一个人为了生活生存而不得不口是心非时,是可以理解的(虽不一定能谅解),只是当无需再“为虎作伥”了还满口虚假的“仁义道德”,这又让人“情何以堪”?!
       在本地,如今除了“残余”以及垂垂老去,争气或丢人现眼的华校生,只剩下一些声称和传统华校(精神)划清界限的中青年“假华校生”(气质上有点像假洋鬼子的那种)。为何要划清界限?据说因为这些人认为他/她们不必要,也不需要去揹这个传统的“包袱”。或许,事实也证明了这对他/她们的前途有利。
       最终,还是老话一句:华文已经大势已去!如今或许还加上个华校传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导演张艺谋曾说过:“死猪不怕滚水烫”,还有什么悲情可言?!

29.1.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