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星期一

转口  进口  出口
         新加坡地处欧,亚,非,澳四洲大洋航线的要冲,早在英殖民地时代已被誉为“东方直布罗陀”(Gibraltar),并且百多年来都是本区域最重要的转口贸易商港。
         然而不知是否和新加坡地理位置以及国土面积有关,新加坡的移民以及文化传统也都受到长期以来“进口”和“转口”观念的影响而逐渐衍生和形成了一种文化属性?(就和来来去去的移民情况类似,我们不断“进口”人才或培养“外来人才”,而“为了更好的明天”,这些“人才”有时也和一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才不约而同的“出口”或“转口”?!)
         如今,这种“进口”的文化属性除了体现在“外来人才”(体育,经济,劳动力)以及西化的“教育理念”以外。连文化(培养以及认同)也未能幸免。
         原因之一或许在于新加坡早期是个移民社会,当年随着移民带来的多元传统文化虽然丰富,但除了良莠不齐,底蕴底子也毕竟有限,并不足以抵御环境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消磨。加上建国时日短,也未能形成一种真正有深度广度的国家或区域文化,因此往往在这方面显得苍白不足?!
         另外,一般掌权办事的技术官僚,凡事多讲究立竿见影的效率,不重视或也不懂文化(因为文化除了没有一目了然的“好处”,酝酿过程也太费时失事,“成本”和“收获”往往也不成比例,不是“务实”的路数),只崇拜和相信文凭数据。他们或许不知道(或许也不管),缺乏文化品位会使他们有时会弄不清“祝英台”和“奸商”的分别。
         而他们也多有“金钱万能”的倾向,并且往往还很“海派”!于是,基本用金钱可以买到的文化硬体硬件,新加坡都不缺。只是很多时候这些世界一流的文化硬件,使用者却常以“外来人才”(文化团体)居多!
         是的,新加坡不缺文化“硬体硬件”,缺的是有关方面所能认同的“软件”。于是,本地找不到“软件”或认为不够好,就直接了当的向外“购买”。久而久之,我们的“文化”仿佛都有舶来品的印记。
         作为一个大都会(根据《岛国 星事》对新加坡的称呼形容),文化似乎只是一种可有可无或虚张声势的门面,如果不幸有一天,国家出现危机,国民意识崩溃,虽然还是不缺卫国硬件,但软件呢?可以“进口”吗,“进口软件”又可靠吗?

18.5.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