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3日星期四

长发
         男孩子蓄长发似乎是1960年代初期开始的风气和现象。其始作俑者应该是当年红极一时的披头四(The Beatles)?
         披头四是当年英国的一个流行乐队,风光无限。披头四这个译名也译得巧妙,除了“音”,“意”,甚至连人数都包含在内。
         其实,对欧洲人来说,男人留长发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看看欧洲史上的王公贵族以及名人伟人画像,又有哪个不是长发飘逸或长发披肩的?头发不够多的还戴假发呢!
         后来摩登时代来临,许多欧洲传统服饰包括长发已不合潮流。同时,或许现代生活忙碌,短发甚至光头比长发容易方便处理,留长发的习惯也就渐渐式微(连女人也如此)。因此,1960年代当“披头”风气卷土重来时,当时的外国老太太老眼昏花一时不察,常误把男当女,还说:现在的女孩头发还不错,但就是有点丑!
         从头发的长短也可以感觉时代审美甚至价值观的改变,回想1970年代末的新加坡,曾有条令禁止长发及肩男士进入新加坡。于是便发生了著名的“喜多郎事件”- 当时由于喜多郎的长发(也是他的形象标志)不符合条令标准,和海关人员相持不下,音乐会于是被迫临时取消,喜多郎一时也变为愤怒太郎!最终一团人轰轰烈烈,不欢而散,原机打道回府(balik kampung!)。
         30多年后,以今天(“妖魅横行”?)的现状,政府对此的“宽容大量”(有时甚至“乐在其中”?)的态度再回头看,当年是否有点小题大做?毕竟时代不同,标准也不同了,但其中究竟是政治考量多于道德考量或反之?谁又知道?
         如今,头发长短已不是什么问题(除了秃头?)。或许,从今天许多年轻人的发型装扮里可以感觉到到的不止是审美观的不同,价值观也往往如此。想当年,美国卫道之士(?)对披头散发的嬉皮士大伤脑筋时,有人就道出其中玄机:他们怕的不是这些家伙(嬉皮士)的长发,而是这些长发所代表的东西!
         诚然,装扮是很个人的,我行我素的作风可能代表一种自信(也可能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也可能是一种不顾他人(包括父母长辈)感受的自私自利。和今天相比,从前的年轻人还是比较“厚道”吧?!
         突然想,如果从前有人因长发而被拒入境,现在变本加厉,远不止“青出于蓝”的许多五颜六色七彩缤纷的“奇型怪发”,在当年又会不会被当局处以“极刑”?

24.7.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