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日星期六

天堂与地狱?
         题目吓人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亦和19世纪德,法作曲家奥芬巴哈(Offenbach)的同名歌剧无关,只因偶尔听到岳母和印尼女佣的对话有感。
         并无不敬之意,但来到语言,岳母大人和印尼女佣都属“不学无术”一类,岳母年岁已大,精力有限“无心向学”是可以理解的,但女佣来了20年,别说华语,广东话,连英文“水平”也和刚来时几乎相差无几 - 只懂得一些常用的单字。
         岳母只会说广东话和华语,英文和马来语也只能说是通了六窍(只差一窍!),奇怪的是:本来应该是俗语说的“一只鸡和一只鸭”,但岳母和女佣在日常生活之间的沟通却似乎毫无问题。原来她们会灵活的应用她们所懂得的华语,英语,广东话甚至马来语单字或单词凑成句子来交谈(比起所谓的“双语人才”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小心或咋听之下就像一种新的语言。就例如岳母大人有时会对佣人说:tomorloh(非一般英语)要去(华语)巴杀(马来语)买(广东话)fi - shi - poh (鱼圆之意,广东英语fishball也)!简简单单一句话便包含了几种“文化”,厉害乎?!
         岳母和女佣之间的“语言”沟通自是通畅无阻如鱼得水,闲话家常更是不亦乐乎!但对语言敏感的“有识之士”而言,面对如此色彩缤纷的“联合国”语言,一头雾水之余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来自哪一个地狱的语言”(what the hell is this?!)。
         无论如何,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凡事都有两面(或不止),并无绝对,天堂地狱也往往在一念之间?
2.8.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