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7日星期五

爱国歌曲
         今天在联合早报上看到有记者写的文章《连听24首爱国歌曲…………..》。
         记者写道:“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把1984年以来的“爱国歌曲”听了一遍…………..““ 一共听了24首歌曲!听到23首时,发现原来经典只有五首,而且是前五首。”
         有趣的是,在记者认定的“四首殿堂经典”(记者可知道何谓“殿堂”?何谓“经典”?)爱国歌曲里居然有3首是一名加拿大作曲家(Hugh Harrison)所创作的!
          记者又说:“不知道当年(官方机构)为什么会请一名加拿大人来写爱国歌曲,难道本地没有人才吗?但如果当时大家都这么想,就没有这几首传唱至今的爱国歌曲了。事实证明(?!),后来由本地人所写的作品,几乎是“过耳即忘”。“
         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国家的“爱国歌曲”也是由外国人写的,这里头又有是否存有国家民族自尊的问题?其实类似这样的事也不陌生,就如代表我们国家出征的国家体育队伍?
         一首歌曲或音乐,“过耳即忘”的原因不一定是水平不行,有关记者又记得(或认识)几首真正“世界级”的“殿堂经典”?如果记者对这些“殿堂经典”也是“过耳即忘”,那是这些“殿堂经典”不行,还是记者不行?
         其实,一首歌曲的流行与否,很多时候在于天时,地利,人和,而不一定关乎水平。在国际竞技盛会上,许多其他国家的人对我们的国歌“过耳即忘”,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国歌写得不好。同样的,我们对他们的国歌“过耳即忘”,也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创作人才。只因为双方都没有机会或没有兴趣多听几遍而已。如果我们的“爱国歌曲”不是官方机构年年不断刻意安排重播以及传唱,又会不会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
         上述这些“爱国歌曲殿堂经典”的产生和认可显然和官方机构的文化品位或品味有关(官员们以权力财力左右和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品味?),经过了30的漫长岁月,年年重温,广大群众耳熟能详之后自然慢慢衍生感情,也渐渐成为了他们的文化品位或品味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教育。
         只是,高唱“爱国歌曲”的人一定爱国?不会唱“爱国歌曲”的人就不爱国?爱国不爱国,谁又能肯定或由谁决定?
         和“爱国歌曲”相比,民歌是一种没有经过人为刻意经营而能广为流传的歌曲,如韩朝的《阿里郎》,中国的《茉莉花》,日本的《樱花》,苏格兰的《罗梦湖》,爱尔兰的《Oh Danny Boy》,俄罗斯的《纺织姑娘》,捷克共和国的《跳吧,跳吧》,菲律宾的《种稻》,印尼的《星星索》等等等等以及东南亚区域里的其他不同国家的民歌民谣。(为何现在的学校不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这些优秀的各国名曲?)民歌也往往充满对家乡家园的爱恋之情,只是它们一般都很含蓄婉转,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文化情操。而非一脸忠贞,单刀直入说“我爱你”的那种。

         我喜欢民歌,因为它们纯真质朴,没有心机,更没有政治。
7.8.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