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日星期六

巴伦波因如是说
         最近读了著名指挥家及钢琴家巴伦波音的自传式访谈《巴伦波音的音乐生涯》(Daniel Barenboim : A Life in Music)。其中有许多对艺术与人性深刻的看法或现身说法,引人深思。
         谈及音乐家与乐评的关系,巴伦波音感叹:“你可能在音乐会上呕心沥血地演奏,然而一位乐评家可能会写出非常负面的评论,你因此感到不愉快是人的天性。隔天,你可能演奏了一场你自己不满意的音乐会,因为你无法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但你却得到绝佳的评语!这曾经发生在我身上无数次。如果我容许自己因为负面的评语不愉快,我也应该因为正面的评论而高兴。然而没有任何正面的评论曾经帮助我克服自己在音乐会之后不满意的感觉。”(如果评论往往只是个美丽或丑陋的“骗局”,为何媒体以及学术界都经常乐此不疲?是否为了不可告人的既得与共同的利益?!)
         巴伦波音也谈到作曲与演奏的关系:“作曲与演奏之间的关系已因时间而改变了。原先,主要的重心放在曲子本身。后来。重心改放在演奏者身上。而现在,我们则崇拜演奏的录音重现,真是堕落的趋势!”(“数典忘祖”,“本末倒置”?!)
         巴伦波音接着说:“虽然巴哈,莫扎特和舒伯特距离我们已经两三百年,但今天他们的音乐吸引我们的主要在于一种超越物质精神的特性或特质 ……………..因而无法与音乐的普及与商业化共存。”(最终注定要式微没落?!)
         巴伦波音又说:“我们的时代是个形象的时代。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他的书《不朽》(Immortality)中就讨论到这一点,他说政治之间不同的理念已经变得没有他们领袖的形象那么重要了:形象学相对于理念学!内容的表达方式已经变得比内容本身更重要!”
         其实,巴伦波音所言涵括的不止是政治和音乐而已,当今世上许多种种(包括理想和信仰?!),莫非早已变得如此本末倒置?除了精神以及人性上的迷失,更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堕落?!

30.7.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