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8日星期四

被冷落了的刘森?                                            
         根据我以往的记忆(来自1960 -1970年代所接触过的中国和香港艺声唱片),在早年中国的笛子演奏家之中,最负盛名的除了陆春龄和冯子存二位以外,下来就是王铁锤,胡结续,刘管乐,刘森等等,再下来才是孔建华,江先渭,尹维鹤,赵越超,夏敬书 …………等等。至于刚离世不久,有众多突出学生(包括俞逊发,詹永明,蒋国基,张维良等等)的赵松庭,我还是听了他早年的《婺江风光》演奏录音之后才认识的。
         农历岁末临近,突然心血来潮,翻出了王铁锤的《庆丰收》录音,一边听一边回味昔日的岁晚情境。刚巧也找到了刘森的一些录音如《牧笛》,《山村小景》,《霍拉舞曲》,《栽种忙》以及《小放牛》等等。
         刘森的《小放牛》,是1970年代在小坡水仙门东南亚唱片公司买到的一张唱片(良友)里偶然发现的。这个版本和当时听惯陆春龄演奏的《小放牛》感觉很不一样。除了无伴奏和有伴奏以及演奏风格笛子音色不同以外,刘森的《小放牛》里还穿插了一段抗战年代歌曲《芦沟问答》优美淳朴的旋律,其耐人寻味的时代感以及款款深情,令人难忘。
         刘森独特的笛子音色如果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应不算夸张,他演奏的《栽种忙》里一段为行家们所津津乐道(但又始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刘森究竟是怎么弄的?),宛如行云流水天女散花似的吐音,如果不是有幸留下录音铁证,早已成为传奇绝响。
         刘森的笛子音色似乎建立在一种较快的“腹振”(Vibrato)上,给人一种既结实通透又明快飘逸,充满生气活力的感觉,令人一时惊艳,和其他笛子演奏家的音色截然不同。
         诚然,那年代的笛子演奏家,多有自己一种明显与众不同的音色和演奏风格,但其中刘森的音色风格是最容易辨认的,在他曾任职的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演奏的一些合奏录音里如《花好月圆》,《渔歌》,《春晓》………… 等等都仿佛能看到刘森的身影。这情况就有如世界著名长笛演奏家James Galway 一些和当年还是柏林爱乐乐团团员时和乐团一起演奏的录音一样。
         今天,人们常提起的笛子前辈大师往往都是陆春龄或赵松庭,这两位或许在教育方面或对后来的年轻一辈笛子演奏家有较大的影响以外,窃以为,从一个演奏家的技术全面,勇于创新以及风格独特角度来看,陆春龄和赵松庭未必就能超越刘森。
         为何昔日以至今日都独一无二的刘森如今却显得有点寂寞呢!?

28.1.201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