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2日星期五

梦想与认同
- 从柯思仁“新华剧体”座谈会讲话谈起

         日前在网上读到柯思仁的文章“此刻,非彼时”。
         一开始“新华剧体”这个名堂令人有点摸不清虚实,为何不是“新华剧场”?后来才弄明白:这次6个剧团称之为新加坡华语戏剧联盟的“结盟”行动以及性质只和演华语戏剧有关,和剧团原本中英(语)并重的背景本质无关。就有点像昔日的华侨中学和今日的华侨中学的不同性质 华文华语为主的“单语”和以英文为主的“双语”。“新华剧体” 这个名堂是为了更准确的划清界线?
         柯文的题目“此刻,非彼时”看来是在回应“新华剧体”座谈会的题目 - “新加坡华语剧场,此刻”,并仿佛有点不以为然?
         柯文除了指出此次“结盟”的6个(有官方资助)双语剧团和1980年代末17个(自力更生的)本地纯华语剧团在文化内涵以及生存运作方式上的差异,还可能存在一个文化断层的问题  6个联盟剧团主要负责人都没有看过当年17个本地华语剧团的里程碑联合演出《小白船》!)
         基本上,我对柯文的许多看法都一定的认同。但令我错愕不解的却是文章的最后结论(对6个结盟剧团的“未来构想”以及“期许”?):

我倒觉得从80年代开始摸索发展的“新谣运动”和新加坡华语流行音乐创作者,是可以参照的对象。新谣人和目前华语戏剧中坚时代是差不多同一代人。新谣的崛起和这些音乐人后来参与华人流行音乐并获得华人世界肯定,再回过头来得到新加坡官方的认可,可以深入思考并对比 ……………”
        
        令我惊奇的有以下几点:


1,          或许必须先厘清:“新谣运动”和新加坡华语流行音乐创作者可以一而二,也可能二而一,但“新谣运动”和可追溯自战前的本地华语话剧活动,无论从年代深远以至精神内涵都远非从1980年代才开始摸索发展的“新谣运动”可以比拟或相提并论。
2,          “新谣运动”与本地的华语剧运在艺术深度以及精神追求上是否有文化上的主次之分?在80年代才开始摸索发展的“新谣”面前,更“资深”的华语剧运需要“谦卑”吗?(请看附文)
3,          柯文曰:“新谣的崛起和这些音乐人后来参与华人流行音乐并获得华人世界肯定,再回过头来得到新加坡官方的认可,可以深入思考并对比 …………… “柯文亦有提及:“因为中港台的强势,新加坡的华语社群感觉到有信心的加强。但是,另一些时候,却又面对不可避免的在区域华人世界里被边沿化的无奈。

         问题是:作者最尊崇的本地华语剧运先驱 -“有未来构想”或“梦想”的郭宝崑先生会同意(参照新谣发展模式以及“官方的认可”)吗?
         作为一个有骨气的新加坡华人,为何我们要在意那些只能接受我们“次文化”的“外国华人”的看法或想法?!另外:一个有自尊的所谓文化人或知识分子,最终极的诉求就是“官方的认可”?!就好比(或假设):“新谣”最终极的梦想就是成为可以卖钱的流行歌曲?
          在区域华人世界里被看好或被“官方认可”就一定代表文化或作品水平高?对剧场工作者而言,这也是“梦想”的一部分?
          我们是否更应该“深入思考”:为何我们会有如此想法的华文源流“知识分子”?究竟是谁让我们失去应有的自信的?!
12.2.2016

附文:

从“首创”谈起
                      
        昨天在联合早报上看到了有关“本地首创全新谣合唱音乐会”的报导。
        时下的潮流,动不动就祭出“创作”,“创新”,“创意”“原创”,“首创”等等等等 ……….“创”个不停,媒体报纸当然也乘机“别有居心”,没头没脑的推波助澜,一时好不热闹。
        平心而论,就和过去许多中西流行歌曲一样,新谣歌曲里不无佳作,新谣作者里也不无人才。其中有好些其实比许多自命“艺术歌曲”作曲家有灵气和有诚意多了。但就和其“祖辈”及“远亲”- 台湾校园民歌一样,虽然曾经流行一时,也感动了一些人,留下了记忆。但若严格从一个艺术的角度和要求来看,从内涵,深度,广度,写作技术以至原创程度上,起点以及(最终的)追求似乎并不太高,很多时候,新谣运动和发展更像是在为新加坡华语流行歌曲市场铺路。
        从一般人性角度来看:无论是人物或事物,也无论是主动或被动,甚至毫无意识的被媒体报纸“洗脑”之后。一旦人们喜欢了,对其有感情时,一般不会太在意其“高低深浅”。反之,一旦不喜欢,则无论多伟大和多有成就,顶多只能令人“肃然起敬”或“敬而远之”,很难令人产生“爱意”。个人对从前一些中西时代曲的感情有时就比一些经典,古典音乐还深,但一旦面临专业判断,还是必须“以事论事”,而此事也无关憎恶。
        因为:虽说人无贵贱之分,但高下之分还是有的。不然也没有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之说了。音乐艺术也一样,虽然各花入各眼,但如果客观冷静的去分析观察,高低优劣之分也还是存在的。
        因此:曾有报界“山头人物”说:艺术不是“排排坐吃果果”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说的人或不免也会有意无意的编排一些“排排坐吃果果”的“闹剧”,有时是“一意孤行”,有时也是“人在江湖”!)。
        最终:人比人气死人,我们或许没必要认真去比较新谣古典,只是真正的艺术还是讲究实质上创意的,也只有真正的艺术配得上“创作”二字。当年新谣也许有其“新”的气息以及“历史意义”,但从写作技巧以及音乐语言来看,并没有多少创意,从性质上看来,更像是一种“移植性”的产物,而且还是“转口”的 - 60年代的美国(校园民歌)起步到70年代的台湾(校园歌曲)再到80年代的新加坡(新谣)。
        强调“首创”,“首创”的却是原本创意不强的事物,除了“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广告气味,又有什么意义?

25.11.201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