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9日星期一


       “炫”来自炫耀,仿佛不是一个有赞美意味的形容词?但“炫”也多少含有自我表现表达或“有意与人分享”的意思。想想,古往今来除了那些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我们所知道的名人雅士文豪诗人艺术家,谁又能免俗?
       “炫”的情况,今时今日,在FB上更是前所未有的汹涌澎湃!因为以前只能在报章上有战战兢兢的抒发己见,除了要看人眼色,机会也不常有。一旦网络的自由天空打开了,普罗大众的表现欲就有点像被禁锢了许久的猛兽,争先恐后的冲出牢笼 …........ 因此,如今在FB上,无论贤愚善恶男女老幼都熙熙攘攘的乐此不疲!
       前些时候以开玩笑的心态写了一篇名为“及时行乐”的博文,有位态度严肃的网友对我“嫉恨”一些朋友“炫”他们大吃大喝的帖文显得不以为然?
       我的回应是:FB就是个让人可以“炫耀”的平台,喜欢炫耀也是人所难免?在FB里又有谁敢说他/她一点都不喜欢炫耀?(当然也包括我本人)而炫耀的性质也有多少好坏之分,除了见仁见智有时也能长长见识,尤其在人性方面。
       其实,常常看到诗词文章掺杂在大鱼大肉的照片视频之间,那也只是一种熟人之间“天涯共此时”的“分享”,大家开开心而已?自古文人多大话,市井之徒有时也会酒后吐真言。究竟孰高孰低?是真是谎?或许心里有数就可以了,何必太认真?何况,古人如李白苏东坡不也贪杯好食?不同的只是:他们才情横溢,“炫”得比较高明而已。
       总之,FB是个千奇百怪非常复杂的虚拟所在,除了三教九流形形色色,不甘寂寞自命清高无聊无耻的人也很多?!
       人各有志,各花入各眼,个人从不在意别人如何“炫”(绝不五十步笑百步),喜欢就看,不喜欢就不看,讨厌的只是那些有意无意“炫”出自己丑陋或虚伪一面的人。
30.5.2017

附文:

及时行乐?(看古人如何“炫”)

       这几天新加坡气温变得很冷,终于雨停了,但还是有点凉意。
       今天到直落布兰雅老家的小贩中心吃早餐,叫了一碗鱼圆粿条汤面,热腾腾的上桌,还冒着氤氲蒸气。对着这样的一碗面,就想起那年天寒地冻时,在日本东京吃的那碗拉面!简简单单的一碗面,在“饥寒交迫”的冷天寒风里“享用”却也有种幸福之感。
       在岁末的寒意里,也想起了宋朝诗人刘克庄的《冬景》:

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惭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叶浮润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这是一幅活灵活现的古代富贵人家的冬至行乐图,这是多么惬意的人生啊!............ 只是煞风景的!对比的也许是“路有冻死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也不得不承认刘克庄懂得生活情趣和品味?并不是每个有钱人都会或能如此,更不要说为诗以誌!
       无论如何,不是每个人都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以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伟大志向?因此:在现实生活里,作为凡夫俗子,只要不偷不抢心安理得,又能量力而为的在衣食住行方面不时“宠一宠”自己,也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所以,当我在FB上常常看到朋友们热情“炫出”其天南地北大吃大喝的快活照片,总是妒恨不已 - 为何我总是不在照片里?!哈哈!
14.1.2018


2018年1月28日星期日

电子红包

       时代前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到底是好是坏?也许见仁见智吧?但有些事只有那些经历了不同时代的人才会深深感受到其中的失落与感伤?!
       日前出席了一个新年音乐会,有司仪在台上提及了电子红包一事,才知道当今“世态”又有了新的取向!看来这股不断前进的时代洪流真是不可阻挡!另外,从此地各种华人节日里,也感受到许多传统观念年年失守,不禁想起了聂耳《毕业歌》里的句子: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 !从手写邮寄的贺卡到各种形式的电子贺卡,从uncle auntie 的称呼到如今的电子红包,其中还剩下多少友情亲情概念?!
       早年的红包是一种长辈对小辈的祝福,或许因为当时穷,在小小的红包纸里有时只有少许瓜子之类,后来渐渐从一毛钱两毛钱到有如昔日的“天文数字”!只是无论如何,这毕竟还是带有长辈手泽的心意和祝福。比起直接把钱汇入小辈的银行户口,还是有比较多的人伦人情在里头?
       俱往矣!如今仿佛什么都讲效率,只注重表面形式而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事物的内涵以及品位,时代是不断向前迈进,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是否也在以同样的速度倒退?!如今,过年气氛仿佛一年不如一年了?!
28.5.2017


2018年1月25日星期四

新加坡国歌编曲答问20175月间回应中国人民日报记者俞懿春的访问

Q1 2000年新加坡政府委托您为国歌重新编曲,2001年经过重新编曲的国歌面世。我了解到新版的国歌从原来的G大调降至F大调。可否请您介绍当时接受编曲任务的故事?编曲后的国歌与原版相比有哪些不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聆听或演唱新版的国歌会有哪些不同感受?

A1    有关事件准确日期如今已经模糊,只记得2000年间新加坡新闻与艺术部方面邀请了包括我以及我的老师 - 已故新加坡资深作曲家梁荣平先生以及另外3位专业作曲工作者(里头除了两位新加坡公民以外还包括一位美籍人士,都是作曲博士)到当时位于西部巴西班让港务局大厦(PSA Building)的国家艺术理事会商讨有关重新为国歌编曲的事宜。
      有关会议由该项目顾问陈忠义教授主持,会议最终议定让5位作曲家各提供一首合唱形式的国歌编曲,再由有关项目委员会(?)评审决定最终由哪一位作曲者来担任编曲工作。
       由于个人感觉有关安排仿佛有种竞争的意味,而“参赛者”还有我的老师在内!基于对老师的敬意,我当时就表明态度并退出竞争。
      几个月后,陈忠义教授联络我并告知有关方面第一轮已经选出了2位作曲家,其中没有我的老师,他问我是否考虑再加入这一轮“选拔”?这回我答应了。
       这一轮“选拔”是3位作曲家各提供一首国歌管弦乐编曲。编曲完成后交由新加坡交响乐团演奏录音,再由有关项目委员会决定委任哪一位作曲者来编曲。
      最终我被选上了,具体的编曲工作包含以下各种演奏/演唱形式版本:

1 乐队与混声大合唱
2 乐队与男女声齐唱
3 含女声领唱的乐队与混声大合唱
4 纯乐队演奏
5 简短乐队演奏版(供电台开场收场用)
6 钢琴与混声大合唱
7 钢琴独奏

      之前的新加坡国歌有至少有4个包括铜管乐队以及交响乐团在内的演奏版本,其中也有含有人声齐唱的,但并没有2000年制作的那么多样化。改编后的国歌由于音调低了一个大二度(从GF),一般人唱起来感觉会比较轻松容易些,乐队合唱版本整体音效也比以前更为丰满。

Q2 在您看来,国歌对于新加坡人的意义是什么?

A2    个人以为,国歌对于新加坡人或任何国家的人民都有一样的意义。这是一种乡土的召唤,尤其当你在遥远陌生的国度听到那亲切熟悉的声音时,更令人情感激动。
20.5.2017


以下是中国人民日报记者俞懿春21.5.2017来涵:

潘老师,您好!

我是中国人民日报的记者俞懿春,很高兴与您联系。我在网络上找到您的联络方式,所以冒昧地给您发邮件了。我正在完成一篇稿件,里面涉及新加坡对于国歌演奏和演唱的规定,以及新加坡国歌改编的故事。我了解到您在2000年曾受新加坡政府委托为国歌《前进吧!新加坡》重新编曲。下面有两个问题,不知您是否方便解答?如果可以的话,我能否电话采访您?谢谢您的支持。

Q1 2000年新加坡政府委托您为国歌重新编曲,2001年经过重新编曲的国歌面世。我了解到新版的国歌从原来的G大调降至F大调。可否请您介绍当时接受编曲任务的故事?编曲后的国歌与原版相比有哪些不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聆听或演唱新版的国歌会有哪些不同感受?
Q2 在您看来,国歌对于新加坡人的意义是什么?

再次感谢您。期待您的回复。

祝好
懿春

-----------------------------------
Yu Yichun
Correspondent, Asia-Pacific Regional Bureau of People's Daily
http://www.people.com.cn
Accredited Correspondent, Global Times
http://www.huanqiu.com
俞懿春
人民日报社驻亚太中心分社记者
环球时报特派泰国记者
Mobile:
+66(0)863526027(Thailand)+86-18810776168(China)
Fax:
+66(0)26512939
E-mail:
yuyichun1020@gmail.com
yuyichun@people.cn

As the most prestigious daily newspaper in China,People’s Daily reaches virtually all of the policy makers and decision-makers in all sectors of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society in China. People’s Dailyhas a circulation of more than three million, making it the number one newspaper in China and one of the top ten newspapers around the world. You may reach my newspaper at http://www.people.com.cn or the English website http://english.people.com.cn
Global Times,a subsidiary of People's Daily, mainly covers international news. Selling 1.5 million copies every day, it is well received among young people and intellectuals in China.

附旧文:

也谈国歌歌词

    前一阵子,在海峡时报上有人提出:国歌应该以英文来唱。理由是(据说)有5份之4的国人不懂得国歌的马来文歌词,而几乎人人都懂得英文。所以,用英文来唱国歌会比较有共鸣感。
    其实,对于任何一首歌曲或音乐,无论写作水平出色与否。能否令人产生共鸣感或能否感动人,先入为主,耳熟能详的旋律和编曲配器往往是很重要的因素。歌词,语言有时反而并非最关键(并非不重要),就好像我们听一些外文歌曲或西洋歌剧,常常听不清楚歌词或甚至不懂歌词,也还是会被音乐所感染或感动。
    话虽如此,来到国歌,个人还是认为,无论从精神意义以至感情因素来说,国歌的旋律或歌词都不宜改动。因为:除了马来文是新加坡国语以外,从歌曲写作技术的角度来看,一首歌的词,曲配合就有点像夫妻婚姻关系。原歌词和旋律最初的结合,已同时产生了一种在精神和感情上都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保留旋律,改变或改动歌词或反过来保留歌词,改变或改动旋律,就有如另娶或改嫁,感情和感觉都会有所不同。
    看看以广东话为主要语言的香港,回归中国多年,唱的也还是同一版本(普通话)的中国国歌,既没有人“投诉”,也很难想象“义勇军进行曲”如果用广东话来唱(原歌词),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效果?而我们现有的几首已经深入民心的“爱国歌曲”如果改了歌词或旋律,又会变得怎样?
    必须弄清楚和最关键还是:国歌不是一般歌曲或歌剧咏叹调,它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唱国歌就有如在赞美和誓愿,绝不能在感情上朝秦暮楚,而要抱着从一而终的精神和决心。
    只是据了解,如今包括中年以上的许多国人,一旦问起,都还以为国歌的歌名是Mari Kita 而不知道其实应该是Majulah Singapura(并不好笑!)。或许这才是真正问题(教育?)的冰山一角 - 为何好些国人(5份之4?)十多年在校读书时天天都唱国歌,到头来却“投诉”不知所云?!
    无论如何,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也。只要有心,就如老友夏帏兄所言:“不懂国歌的马来文歌词?就去学好了”。说的也是,也不是要你背一整套歌剧,只是寥寥几句歌词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归根究底,问题其实并不在于国歌,而在于某些人的自我意识膨胀或者就是懒惰。
    最终,不就是一个国民对国家的心意或者态度而已?

23.7.2012
潘耀田博客




2018年1月24日星期三

小时候的朋友

       日前有网友提起海南人,就想起了小时候的海南好友,也缅怀昔日的纯真友情。
       小时候的友情一般都是天真烂漫毫无心机的,也许为时不长,但却往往很真!就像是个坏了的时钟,绝对准确的时刻很短暂,并且一天里只有两次,但肯定真实准确。
       相比之下,当一个人年岁渐长,友情的可靠性往往会因周遭环境以及个人生活情况或个人利益考量而有所波动起伏而变得难以捉摸,就像一个一般操作正常但不一定绝对准确的时钟?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也许因此,有智慧的古人早已有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当然这句话在不同场景之下可能有不同的诠释,就看你需要或希望是哪种诠释?)但值得安慰的是,虽然不一定来得及时,人间永远有正义和希望,因为和“ 君子之交淡如水”相对比的还有“仗义每多屠狗辈”。
       所谓的“屠狗辈”指的是那些受教育不高但有发自内心正义感的人。只是这种“屠狗辈”在小时候仿佛比较常见,这也是年岁渐大的悲哀?!
25.1.2018

附旧文:

陈平

      陈平(不是楚汉相争里的那位,也不是马共的陈平,我也还没老到那个程度)是我小时候的玩伴,海南人,比我大一岁。
      当时的Strathmore Avenue蓝玻璃”组屋邻里里仿佛也只有他们一家海南人,份属“少数民族”。因此他“自然而然”的常被邻里里的小孩们排挤,嘲弄。还记得,邻里小孩们总喜欢以不知从哪学来的一两句海南话 - lusu(回家)或bobati(不知死)来挑衅他。
      当时陈平朋友寥寥无几,和我比较合得来,因为我不会像其他小孩一般嘲弄和排斥他。也许由于“备受”排挤,陈平在个性上,显得略为孤僻之余也很独立。除此之外,陈平还是个勇敢和有头脑的人,这些也表现在他勇于对抗其他众多小孩以及无可避免的肢体冲突上。一旦“开片”(打起架来),他总是非常冷静,就如一个训练有素的拳手一般,出拳有条不絮,常常把来犯的“敌人”打得脸青鼻肿,落荒而逃。这一点,我挺佩服他的。
      陈平爬山爬树的本领也很高强(奇怪,似乎从前我认识的好些海南朋友都如此),我想这也和勇气有关。那时我们常常结伴到拉帕多海边(现在的拉帕多公园 - Labrador Park)钓鱼和游泳。在当年,要到海边,除了必须步行一段很长的路以外,还要经过“上山”和“下山”的过程才能到达,不像现在可以直接由平路抵达。因为临海的山势有点陡峭,石头多,也没有多少树木或树枝可以攀扶,还要拎着渔具杂物。“下山”是挺惊险的,但陈平和其他“海南人”都若无其事的如履平地,只有我必须小心翼翼,步步为营,手脚并用才狼狈过关,现在想起来都有点窝囊。
      陈平的爸爸是个文质彬彬的长者,有个很不俗的名字 - 陈易舒。人亦如其名,似乎对物质要求不高。每次到陈家,总看到他老人家舒舒服服的在房中,“卧读”家中所藏的中国古典名著。妈妈则稍为发福,对自家孩子有点凶,但对我则还算亲切。印象深刻的是:陈妈妈烘制蛋糕的功夫一流,每回吃到她的蛋糕都觉得是天下美味,回想之际,似乎还能闻到奶油的芳香!
      陈平是家中的老幺,对上还有两个姐姐和哥哥,其中有个姐姐还曾是当年新加坡的美后!仔细回想,陈平小时候其实也长得蛮秀气的 - 眼睛够大,鼻子够挺,皮肤白皙,牙齿也整齐美观。美中不足的只是两只犬牙似乎长了点(有点像吸血鬼那种),这点,他也有自知之明,还常常利用这个“方便”来扮鬼吓人。但意外也有趣的是:他本身其实很怕黑。记得当时的邻里,夜晚有点暗,他在我家待迟了,要回到隔着一个大草场的家时,总认真的要求我,一定要在“骑楼”(类似阳台)上“目送”,直至他的身影消失为止。
      陈平的聪明不止表现在打架上,读书也很在行(文武双全!)。他也许是当年邻里里第一个上南洋大学的人。陈平后来还到了美国升学,工作,成家 ……….. 之后便渐行渐远渐无书。
      现在想来,上次见面已是十多二十年前的事了,那回还曾陪他到Strathmore Avenue 的老家怀旧一番。如今他若再回来,老家故园除了只能凭依稀的记忆来“凭吊”以外,恐怕已无处可以“怀旧”了!
15.5.2012





2018年1月17日星期三

李敖

       1970年代开始读李敖的文章时,觉得此人才气纵横博古通今,但由于在那个年代受到政治势力的欺压排挤,不无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感?愤世嫉俗之余(?)形成了一种外在的狂傲和凶悍形象。
       近几年来在网上看到他在中国北京大学以及上海复旦大学的演讲以及当年游戏人间似的参选台湾总统一些视频(包括上吴宗宪主持的综艺talk show)之后,对他的观感有了很大的改变。
       李敖的机智言行可说独步古今中外,虽然闻名天下(最低限度在华人文化圈里),但在他一生当中,除了晚年到中国大陆演讲,都没有离开过台湾,据他自己说的:“前半生国民党不让他出国,下半生他已不想离开台湾”。但他“秀才不出门”却能知天下事,这主要归功于他的博览群书以少人能及的勤学强记本领。
       李敖和一般所谓的读书人很不一样,他可以在很“高档”的场面引经据典的与政客学者辩论或谈学问,也可以“屈就”但高姿态的出现在一些原本言不及义的台湾电视综艺节目里(这些电视节目也因他而提升了点思想档次,电光火石毫不迟疑对来意不善的诘问见招拆招,也使得原来伶牙俐齿的一线主持人在他面前都几乎变成了二三流角色)。
       无论你喜欢李敖与否,都很难否认:他是个很真的人,他风流但并不下流,他“喜欢”告人,但被告者也多咎由自取。关键是他是以个人名义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不像一些只能利用国家机制来群起围攻以大欺小公报私仇的人?!除此以外,他也有以事论事的心胸气量(虽然当年国民党的宋楚瑜处处为难他,但他还是公开表扬欣赏宋的优点)。
       总的来说李敖除了才高八斗著作等身,也是个有勇气胆识的人,他有强悍凶悍的一面,也有幽默侠义的一面。新加坡将来可能会出现像李敖这样的人吗?新加坡人又懂得欣赏这样的人吗?悲观的来说,以新加坡当前的人文教育水平以及文化高度和氛围,看来希望渺茫?!就算有也会“水土不服”?
       当初,李敖说新加坡人笨,心里还有点忿忿不平,如今看来,倒觉得不无道理!
18.1.2018




2018年1月14日星期日

及时行乐?

       这几天新加坡气温变得很冷,终于雨停了,但还是有点凉意。
       今天到直落布兰雅老家的小贩中心吃早餐,叫了一碗鱼圆粿条汤面,热腾腾的上桌,还冒着氤氲蒸气。对着这样的一碗面,就想起那年天寒地冻时,在日本东京吃的那碗拉面!简简单单的一碗面,在“饥寒交迫”的冷天寒风里“享用”却也有种幸福之感。
       在岁末的寒意里,也想起了宋朝诗人刘克庄的《冬景》:

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惭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叶浮润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这是一幅活灵活现的古代富贵人家的冬至行乐图,这是多么惬意的人生啊!............ 只是煞风景的!对比的也许是“路有冻死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也不得不承认刘克庄懂得生活情趣和品味?并不是每个有钱人都会或能如此,更不要说为诗以誌!
       无论如何,不是每个人都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以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伟大志向?因此:在现实生活里,作为凡夫俗子,只要不偷不抢心安理得,又能量力而为的在衣食住行方面不时“宠一宠”自己,也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所以,当我在FB上常常看到朋友们热情“炫出”其天南地北大吃大喝的快活照片,总是妒恨不已 - 为何我总是不在照片里?!哈哈!
14.1.2018



2018年1月12日星期五

寒雨曲

       过去几天,从倾盆暴雨到今天的绵绵细雨,好像一直都没停过!新加坡的气温也因而降至几乎前所未有的摄氏21度,无论白天夜晚都令人感到阵阵寒意。
       望着窗外雨景,就想起这首由狄薏作词,夏端龄作曲的《寒雨曲》:

吹过了一霎的风,带来一阵濛濛的细雨。
雨中的山上是一片翠绿,只怕是转眼春又去!
雨呀雨,你不要阻挡了他的来时路!
我朝朝暮暮,盼望着有情侣。

       对这首歌有种特别的感觉,因为在1960 -70年代常听到,如今再听就想起此地旧时街景,尤其是西海岸这一带。
       记得1950 – 60年代通往虎豹别墅的那条小马路,一边是虎豹别墅,另一边就是大海,今天康庄大道似的的西海岸快速公路以往并不存在。
       那年头新加坡可供游玩的去处不多,因此,农历新年期间,虎豹别墅往往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小时候,有一年大年初一和家人挤巴士到虎豹别墅,在争先恐后兵荒马乱之际,下车时一不小心,差点就掉进了海里!
       昔日居住西海岸一代的仿佛以马来人居多,唯一通往裕廊的是一条窄窄的双向柏油路,路旁除了几间教堂和回教堂以及少数有钱人的“吃风楼”(别墅)以外,都是一些简陋的锌板木屋,我现在住的地方以前就是个马来甘榜。
       《寒雨曲》令人想起从前,除了因为当年常听到,也总觉得它的旋律曲调带有点马来风味,使我想起昔日向晚细雨中的马来村落。
       俱往矣!如今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私人公寓和豪宅别墅,除了“翻新”后“奄奄一息”少人问津的虎豹别墅,昔日情景已几乎荡然无存!或许,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但没有回忆也不在乎在意有没有回忆,仿佛也是新加坡独特的一种“创新”求存的“务实”态度?!
13.1.2018




2018年1月10日星期三

潘耀田博客 - 回首8

       我们这一代的新加坡华校生,大多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国文字。
       原本我在联合早报副刊的“四方八面”还有个个人专栏,此外,间中也常常发表一些有关音乐的评论文字。2010年起,因为不能认同联合早报的一些作风,从此不再投稿,有什么想讲的,就诉诸博客文字,虽然没有稿费,读者也相对少,但乐得自由自在 - 想写长一点或短一点都可以率性随意,完全不必考虑编辑们的“感受”。
2005年新加坡青年书局出版的潘耀田杂文集,内容包括了曾经刊登在联合早报的专栏文章以及音乐评论文章,此书市面上仿佛已绝迹,或许还可以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里找到?

       我所写的也许并不一定都对或准确,但这些文字表达了个人对国家社会以及生活的种种关心以及想法。有人也许会问,一个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为什么有时要论及一些和政治有关的事?别忘了艺术家也是人,他在生活里所面对的和周围的人很多时候并无两样,一个人如果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漠不关心或刻意选择明哲保身,那他/她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家。
       回想起2010年刚开始写博客时,毕竟不是个文字工作者,写得比较慢,好不容易写了一篇,读的人却往往只有三两个,那段日子真是惨淡经营!
       不断坚持之下,一年后情况渐渐有点起色,每篇文章都有至少30上下的阅读人次,偶尔也达到2 - 300人次。2011年新加坡青年书局也出版了“潘耀田博客”。
2011年新加坡青年书局出版的“潘耀田博客”,2010至2011年所写的博文都收录在内,此书市面上仿佛也已绝迹,或许还可以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里找到?

       自从网上中文论坛“新国志”转载我的好些文章以后,也许因而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自2015年起每天的阅读率都基本稳健保持在100上下,每篇文章的点击率则是从100多到2700多不等。至今截止总阅读人次为232468。(2010 - 2011年间的阅读人次不算在内,因为结集出版潘耀田博客一书后曾想停笔,但停了几天又重新上路)
       略为统计,从2010年至今,包括本文共写了891篇文章。如果平均每篇800 - 1000字,不知不觉,至今已经写了至少800000多字了!(有此“成绩”,或许也必须感谢联合早报的“促成”?!)
       我的博客读者以本地为主(约占总阅读人次的70 - 80%),其他或多或少零零星星的读者也有来自包括了亚洲的中,港,台,日,韩,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的泰国,越南,印尼,文莱以及邻国马来西亚。西欧的英(包括爱尔兰和苏格兰),美,加,法,意,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等。东欧的俄罗斯,乌克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等。北欧的芬兰挪威。还有澳洲纽西兰以及一些中东国家等等等等 ............. 无论您来自何方,在下都衷心感谢关注!
已故新加坡词曲版权协会主席曾贵明先生来函

       天长地久有时尽 .............. 也不知哪天写不动了(心死了?)或不让写了?就一切随缘!
       诚然,写文章不是我的专长,顶多只是一种业余玩票,继续写,除了抒发情感,也不图什么,作为一个本地末代华校生,或许也算是聊尽一份华教文化承传的义务和心意,同时,也不负当年老师们的种种淳淳教诲?
10.1.2018


2018年1月8日星期一

乡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只生愁!”
有缘结识了回乡探亲的江学文先生,学文先生是早年南洋大学的海外校友,如今寓居加国。和谦谦君子的学文先生谈起一些南大往事,令人无限感慨!
       近日看到学文先生的一些抒情文字,更深深感受了其中沉重的悲哀与失落!一时不禁“触景生情”,虽然从来没有写过这类格式文字也不懂诗词格律,也“豁出去”了:

昔日匆匆似辞庙,
五湖四海寄余生。
千里来寻梦回处,
乡音已渺奈何天!
 
      不知这首“诗”是否也“适用”于许许多多如今身处天南地北的(前)南大生身上?
       遥想当年,华文教育的处境以及许多南大生的困境 - 出路问题或被逼停学以至漂泊海外!那种百味杂陈纷乱不安的心情,就有如南唐李后主笔下的“最是仓皇辞庙日” ............. 好像都是“无妄之灾”?只是,李后主失去了唯我独尊的荣华富贵,华校生失去的却仿佛更多 ............ ?!
       多年以后,昔日的莘莘学子,满脸风霜千里迢迢的回到了经年累月午夜梦回的家乡,却惊觉从前的家园人事已如沧海桑田大江东去,无从也无处寻觅,,就好像《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一般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如此这般,怎不教人唏嘘!
9.1.2018




2018年1月5日星期五

家务

       自从为我们服务了20多年的印尼佣人离逝之后,家里迟迟没有再请佣人。其中主要原因是人非草木,相处有年,一旦面临生离死别总是令人难过,因此,不想再重复这种“伤心事”,等哪天老得不能动了再说!
       没有了帮佣,日常家务总是要有人做,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顺理成章的,除了太太周末烫烫衣服,其他如户内扫地抹地清洁卫生,户外修枝剪草都归我负责,伙食方面,如果不是从外面买回来,便由我煮些简单的东西来应付,更换灯泡等等简单的家居维修更不在话下。
       一年多下来,有关家务水平,根据家中“口碑”统计,个人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比起之前的两个佣人,只有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本人这方面如此“优秀”,但请别“考虑”要我做您的佣人!哈哈!)其实,无论好不好或值不值得“骄傲”,道理都很简单 - 这有关人的“私心”。
       何谓“私心”?记得以前在本地有首流传很广的华文歌曲《采茶灯》里头有几句歌词,就很能表达这种“心态”:.......... 从前采茶为别人,如今采茶为自己 .......... 为自己服务,怎能不尽心尽力鞠躬尽瘁?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或没有发现,时常做家务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年纪稍大的人,刚开始不习惯可能会有点腰酸背酸,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手脚渐渐比以往灵活有力,人也比较精神。
       从前的所谓读书人什么家务都不屑去做,认为有辱斯文,什么叫着斯文扫地?是指那些读过书受过教育但不懂何谓廉耻的人。
       其实,斯文人为何就不能扫地?这只是一个心态问题罢了,何况有空做做家务扫扫地也有益健康,一举两得,朋友们何不试试?
6.1.2018





2018年1月2日星期二

明哲保身?!

       文字是很奇妙的,它既可以表达正义正气,也可以用来欺凌恐吓,可以诗情画意,也可以面目狰狞,就看握笔的或在电脑键盘后面的是神是鬼是人是兽?只是当今世界,有时除了敌友难分,就连神鬼人兽都难辨?!但时间最终会证明一切,就看你有没有机会看到!看到了,会开心还是悲叹?!
       前一阵子被某人在FB公开无理取闹攻击侮辱,一时莫名其妙?后来经朋友指点才逐渐了解其中“奥妙”,原来是个“一脸忠贞”的受雇文棍打手的“例行工作”罢了!
       有过来人朋友还笑我:现在你知道讲真话和有正义感的代价了吧?其实,我一向所要表达的只是有感而发,并不为了强出头或针对任何人,只是我也没法阻止别人对号入座!也许是时空不对?关键是,我什么地方讲得不对了?
       不正面回应来意不善的文字,不是因为要珍惜羽毛浮名,反正:此时此地无论官方民间,真正会欣赏和尊重艺术家文化人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的乡愿却可能满街都是?!只是不屑,也不愿浪费时间精神回应那些毫无意义和下三滥式的谩骂。有朋友骂道:“人贱无敌”,我把它正面的理解为:当你不把自己当一回事时,别人也就很难伤害你了?
       有些人或者会觉得这是在自寻烦恼,我只觉得每个人对社会都应该有个责任 - 一个能让社会迈向文明进步,真诚和谐的责任,这种想法对许多聪明人来说未免天真,但如果读读历史,你会发现许多中外伟人的理想一开始都“很天真”“很单纯”,但人世间种种美好事物和希望却也往往因此而生。
       你不一定要成为一个行侠仗义的英雄侠客或伟人烈士,但一定要有起码的是非观念以及正义感(通俗一点的来说就是良心良知,最好也相信世上有因果报应这回事),并且,这种感觉和感情在有必要时就应该(有智慧或本能的)表现出来,不然就几乎等于没有。
       也不是要讲什么大道理,但试想想,如果每个人看到不合理的事时都因为事不关己而“明哲保身”的转过头去,那这个国家社会还有多少希望?(永远记得那个道貌岸然,曾和我说“明哲保身”这句话的“朋友” ........... 我不会尊敬这样的人,无论他读过多少书,艺术造诣有多高,都只是一个形象矮小的人)
       其实,“明哲保身”原意并不坏,有时可能还是一种有智慧的表现,就看是什么情况下由什么人说出来?被时代潮流所断章取义的“明哲保身”就和文字,武器,“同志”,“奇葩” ........... 一样无辜?
3.1.2018